当前位置: 首页 / 区情 / 维泰概况 / 本地概况

2024

06/24

16:38

来源:

【字体:

浏览量: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情概况

经开区(头屯河区)区情概况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111月与头屯河区合并,实行区政合一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行政区、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经济区。2016年被评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地、全疆唯一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18年成功创建西北首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疆首个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园区,2020年位列全疆园区综合实力榜第一位20222021年度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排名第117较上年度上升6

一、行政区划经开区(头屯河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重要节点,地处乌鲁木齐都市圈核心位置,北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东临乌鲁木齐站、南抵亚洲地理中心、西依头屯河与昌吉相望,规划管理面积490平方公里

二、区位特点。区内有全国五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的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西北最大的铁路编组货运站,全疆最大的客运集散综合交通枢纽,连霍高速、乌昌快速贯区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形成铁路、公路、航空三网联合、区港联动、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和物流体系

三、产业发展2022年,实现一产增加值8.8亿元,二产增加值243.3亿元,三产增加值38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9:38.7:60.4作为全疆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加快建设3+5+N”产业发展体系3”巩固提升冶金、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5”培育壮大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软件信息、商贸物流五大新动能产业,“N”协同发展商贸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未来发展提质赋能,同时发展绿色包装、环保表面处理、新型铸<>造、高端电子制造等特色功能园区)现有市场主体5.7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纳税千万以上企业150家,外资企业61上汽、华为、苏宁、京东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6家,金风、国美等中国500强投资项目41家,立昂科技、德力西等上市企业17家。集聚了形成大道、陕汽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产业,铁建重工、三一重工为代表的石油煤炭装备产业,以卓郎为代表的纺织机械装备产业,以金风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正威为代表的铜基新材料产业,华为、科大讯飞、海康威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以京东、苏宁、天顺供应链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全疆第一台风电装备、第一台乘用车、第一台隧道装备、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部智能终端、第一台电脑整机均在经开区下线,填补了首府乃至全疆制造业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全市产业格局中,汽车制造占比100%,专用设备制造占比90%

四、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平台,打造高水平开放先行区。建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全国首创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开辟班列路线21条,通达19个国家、26个城市,累计开行中欧班列6900余列,国际公路货运累计发运4.1万车引入知名商贸物流企业800家,新引进企业300余家,外向型产业落地超百亿元综合保税区先后引进克明面业、新康农业、西大门等企业,注册企业达到168家,封关运行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61亿元,成为乌鲁木齐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主要承载纺服中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优易纱、同创城等项目加快建设,研发设计中心、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要承载地位更加凸显,核心区建设标志性工程打造取得重大成效。

五、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入选全国首批“双创升级”开发区,获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第三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先导区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名片”全区有效发明专利789件,创新型企业286家(高新技术企业16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市级创新型企业61),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总数达74家,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支持平台23家(科研院所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14)。

六、园区建设围绕乌鲁木齐都市圈培育,构建“一港两核两带两廊”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城融合,高品质打造国际化、现代化高铁片区、白鸟湖新区,构建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格局。完善交通规划,形成“四纵四横”(乌昌、乌奎、西二环、西绕城四纵及中枢路、喀什路、苏州路、新医路四横)对外联络通道,打造西翼主动脉、轨道交通线网密集区、高速铁路核心节点。大力打“美丽经开”,优化绿地、建筑物等城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科学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高起点规划“一河两谷三湖五山”生态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大、小绿谷成为全市生态名片。

七、公共服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安置就业13.5万人,失业人员调查率控制在5.5%以内,“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教育强区稳步推进,新建学校10所,改扩建4所,引进市一中、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引一所、优一片”辐射效应全面显现。医共体建设有序开展,率先引入AI援疆项目,全民免费体检完成率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惠及群众24万人。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00元和600


【打印本文】【关闭】

相关链接: